双季稻恢复迎来政策提振,202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维稳或提

农时不等人,春耕春播已来。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两个事关“水稻”的明确信号:“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视情可适当提高。”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

双季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公元前3世纪的《山海经》既有记载。顾名思义,双季稻,就是指一年中种一季早稻再种一季晚稻的双季连作方式,也就是同一稻田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稻作制度。一般来说,单季稻每亩产量要比双季稻的一季高,但总量比双季稻会低些。

双季稻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品种以籼米为主。近些年,受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种植比较效益下降、种植结构调整等综合因素影响,双季稻种植面积出现下滑,这从早稻种植数据就可见一斑。从产区看,早稻主产省在减少。资料显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早稻的省份有15个,如今只剩下10个。从种植面积来看也在缩减,2019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6675万亩,比2018年减少512万亩,下降达7.1%。

多年来着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南方地区“双季稻改单季稻”,进一步缩减了品质较差、单产较低的早稻和双季晚稻播种面积,同时替代增加了品质更好、单产更高的中稻面积,但整体来看后者种植面积还是小于前者。例如2018年,湖南、江西两省主动调减早稻和双季晚稻种植面积为796万亩,而同时增加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面积仅为348万亩,不到前者的一半。2019年受早稻种植面积减少影响,全年稻谷播种面积4.45亿亩,比2018年下降1.6%,减少了744万亩;全年稻谷产量4192亿斤,较2018年减少50亿斤,下降1.2%。

不过凡事讲究时与势。当遭遇突如其来的疫情,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绝不容有失之时;当世界粮农组织疾呼东非等地区蝗灾肆虐,预测国际粮价或涨之时,既可作为食用口粮又可用作工业、饲料用粮的早稻就变得愈发不可忽视。今年,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面积目标稳定在8亿亩以上,作为三大主粮之一,水稻仍期望保持到4.45亿亩,这就要求必须先闸住早稻下滑的态势。因此,因势利导,及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并释放稻谷最低收购价“维稳或提”的利好信号,对激励稻农重拾种植双季稻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而恢复双季稻,种植技术有基础。适合种植双季稻的地方,大都有成熟的种植经历和经验。近些年,农业科技在双季稻上也不断发力。仅袁隆平团队,就主持承担有 “湖南双季稻周年绿色优质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此为“十三五”国家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研发计划。该项目在2019年也交出了优秀成绩单:项目技术不仅能大幅降低化学农药用量,还总结了优质丰产、全程机械化等栽培技术;测产验收中,早稻均亩产591.7公斤,晚稻均亩产773.3公斤,双季稻合计均亩产1365公斤,创造了我国双季稻产量新高。

另外,双季稻也有开辟第二沃土的探索,不再是南方水稻生产的专利。据报道,2014年,一位育种专家就在辽宁省辽中县许家村攻克了北方早稻育种以及北方双季稻抗旱、抗寒等关键性问题,试种成功了双季稻。东北双季稻4月下旬种植,8月初收获第一季;第二季在霜期之前、10月下旬成熟。东北双季稻总产量超过当地传统的单季稻,口感和营养成分与北方传统单季稻相比没什么区别。这也说明如果需要,双季稻跨过南北分界线北进推广也不是没有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鼓励恢复种植双季稻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各地要因地制宜,不搞冒进。一地产两季稻还有一种方式是种植再生稻,实践效果不错,值得参考借鉴。再生稻是指种一茬收获两次的水稻,即头茬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再生稻适合阳光和热度不够种植两季稻,种植一季稻又绰绰有余的地区。与种双季稻相比,再生稻除具有双季稻的产量功能外,还具有降本增效之特点,能够省工、省种、省耕作,收益比双季稻高。目前在四川、福建等地再生稻均有推广种植。在湖南,再生稻栽培技术已被列为该省农技推广三大重点项目之一。

对于有人提出“鼓励双季稻回归,是否会影响这几年的种植结构调整成果”的疑惑,这里再补充一点。的确,稻谷库存高企,且产业链条短、消费弹性小,仍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从当前情况来看,由于近年稻谷产大于需,连年托市收购,我国稻谷的年度库存量都在1亿吨以上,扩大稻谷消费需求,去库存仍刻不容缓。不过话又说回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粮食生产稳定向好有利于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因此,粮食多了,是库存压力,是财政压力;粮食少了,则是整个大局的压力。对待粮食问题,还是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

63136996
官方微信